2022年10月28日—11月17日,金口河區教育局對如何貫徹落實“雙減”政策工作進行了網上意見建議征集,現將征集到的意見建議匯總公布如下:
一、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主體作用,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。一是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的作用,加強教研團隊示范引領,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。二是全面深化課堂教學改革。優化教學方式,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,提升課堂作業完成的效率與質量,進一步減輕課后作業負擔。三是不斷創新作業類型方式,雙休日、寒暑假、法定節假日以綜合性、實踐性、特色性作業類型為主。
二、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,提高學校教育質量。一是切實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,及時補充人員,解決師資力量特別是藝體學科教師配備不足問題。二是全面提升教師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,組織開展優質的分層、分類、分崗教研教改培訓。三是堅持“五育并舉”,注重加強對學生心理承壓能力、身心健康、傳統文化的教育和熏陶,促進學生全面發展、健康成長。四是更加關心關愛教師隊伍,積極探索“彈性上下班”制度,在財力許可情況下,適當增加課后服務經費。為教師排憂解難,減負同時也要減壓,激勵他們更加全身心投入于教育教學。
三、進一步規范管理校外培訓機構,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。全面規范管理校外培訓機構,從嚴審批,強化日常監管,打擊和規范培訓經營行為,營造健康培訓環境,提升服務質量。抓好課后服務托管,拓展課后服務渠道,充分利用好青少年活動中心、“兩館”、體育場等社會育人資源。
四、進一步拓寬優質資源共享渠道,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。一是抓好縣域、城鄉、學校間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輻射,開展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。二是探索推進“教育+互聯網”發展,充分利用國家和省、市的教育教學資源平臺以及優質學校網絡平臺,開展線上學習服務。三是不斷健全學校、家庭、社會協同育人機制。以家委會、家長學堂等為載體,讓家庭、學校和社會有效銜接、相互促進,凝聚教育共識,緩解教育焦慮。
五、做好教育“后半篇”文章。鑒于永和一小、二小相距較近,城區學生總量不大,但校區面積不夠,活動場地狹小,且無拓展空間實際,建議適時啟動整合永和一、二小,重新新建一所永和小學,打造我區優質學校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|